笔趣阁

吾读小说网>灵魂只能独行PDF > 哲学的命运哲学的命运(第1页)

哲学的命运哲学的命运(第1页)

在今天的时代,哲学似乎遭遇着两种相反的命运。一方面,由于社会需求越来越偏向于实用,哲学系生学面临着就业的困难,使得作为一个学科的哲学门庭冷落,成了冷门。另一方面,社会各阶层尤其是青年人对于哲学读物的趣兴并不因此减弱,有时甚至呈上升的趋势,哲学类书籍竟然成了出版业的热点。

如何看待这两种似乎矛盾的现象呢?依我之见,矛盾仅是表面的,其实两者共同构成了哲学应有的正常命运。

作为一门学科,哲学本应是只由极少数人研究的学问。由于这门学科的度非实用xing质,也由于从事有关专门研究所必需的特殊的学术趣兴和才能,以哲学为专业和职业的学者在社会分工结构中绝对不可能占据比例。我并没有把哲学家看作神贵族的意思,这里的情况正与其它一些菗象学科类似,例如社会同样不需要也不可能产生许多数学家或理论物理学家。曾经有一个时期,我们的哲学系人丁兴旺,源源不断向各级机关各类部门输送部,那实在是对哲学的莫大误会。其结果是,哲学本丧失了它应有的学术品格,而所培养出的这些部却又不具备以致用的有关专业知识。因此,收缩哲学系的规模,把培养各类部的职能jiao还给各有关的教育机构,应该说是一个进步,对于哲学学科至少在客观上也是一种净化。

但是,哲学不只是一种学术,自从它诞生以来,它还一直承担着探究人类神价值和生命意义的使命。这个意义上的哲学就不只是少数学者的事了,而是与一切看重神生活的人都休戚相关的。在我上面提到的那个时期中,曾经掀起过全民学哲学的热嘲,不过那时候哲学是被等同于一种意识形态的灌输的,并不真正具备生命反思和神探索的含义。当今之世,随着社会的转型,社会生活益非政治化、非意识形态化,同时市场化进程导致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乃至于相当程度的mi2luan和冲。这就使得每个人立独从事人生思考不仅有了可能,而且有了迫切的必要。我认为,应该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分析今我们民族中广义的哲学爱好屡兴不衰的奇特现象,并对之持积极的评价。

这样的形势对于专职的哲学工作者提出了双重要求。一方面,不管幸运还是不幸,作为少数“选者”他们肩负着哲学学科建设的学术使命,有责任拿出合格的学术著作来,否则便是失职,理应改行,从事别的于己于人都更为有益的工作。另一方面,面对社会上广泛的神渴饥,至少他们中间的一部分人,有责任提供质量的哲学通俗读物,这不但是一种启蒙工作,而且也是以个人的份真诚地加我们时代的神对话。也就是说,我们时代既需要德国哲学的思辨品格,也需要法国哲学的实践品格,而两者都是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1996。7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玉响  年代:赠礼女知青,万倍返还  联盟:我王者马甲被学姐扒出来啦    她一哭,他要疯,禁欲大佬低声哄  小女孩  北回归线  我是丹师我骄傲,你若没命我有药  亨利·詹姆斯  花的圆舞曲  假曙光  道隐神匿  国运求生:从植僵开始震惊全球  老处女  生为女人  石榴籽  竞开的花  那年那些兵  一瓶毕雷矿泉水  南回归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